《祭祖的意义和礼仪》第三课


从《群书治要》看祭祖的文化内涵

从《群书治要》看祭祖的文化内涵(1)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兄弟姐妹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来到四平,来参加这个传统文化的公益活动,和大家分享《从〈群书治要〉看祭祖的文化内涵》。

我们都知道,清明节快到了,清明和冬至祭祖,是中华的传统文化。那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祭祀祖先呢?祭祀祖先有什么文化的内涵呢?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看一看什么是文化。我们经常说,有很多有知识但是没有文化的人。什么叫有知识没有文化呢?比如说我们学了《弟子规》,学了很多的圣贤经典,可以把这个经典倒背如流,但是与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干,这个就叫有知识没有文化。所以,我们看“文”,文它就是文章、文字、礼乐和曲调的意思。中国人有一句话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那么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值得提倡的呢?

在《吕氏春秋》中,它也有这样一句记载。他说乱世的音乐演奏铜质、石质的乐器,声音就像霹雳;演奏石质的音乐,它就像打雷;演奏丝竹歌舞之乐,声音就像大嚷大叫。以这样的音乐来动荡人的心性,摇荡人的耳目是可以办得到的,但是要想给人带来快乐是绝对做不到的。所以,孔老夫子到了一个地方,还没有看这个地方的民风如何,先听一听流行什么音乐,他就知道这一个地方的民风是怎么样的了。所以,什么样的人可以制礼作乐呀?只有圣人才可以制礼作乐,所以不是圣人,想制礼作乐,都需要小心谨慎的。

我们现在打开电视媒体、打开这些网络平台,我们看到的这些音乐歌舞,很难让人生起恭敬之心,也很难让人心情平和,这样的音乐,我们还是要小心谨慎地来传播。

为什么呢?因为《中庸》上有这样一句话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说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没有发出来的状态,这个状态称为什么状态?称为“中”的状态。但是这个状态,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那么也不为难大家,就退而求其次。求那个和的状态,那什么是和的状态呢?“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都发出来了,但是都没有过分,这个状态就称为和的状态。

那么“礼之用和为贵”,这个礼的作用是什么呢?它实际上就是促进和谐,让人首先自己心态要平和,然后怎么样呢?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平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和平。

所以我们说这个“化”,就是人受教而变化,它的本意是教行的意思。比如说人听了这首歌曲、看了这个文章、看了这个电影、电视剧,结果使自己的感恩心、恭敬心生起来了,这样就是变化气质。

所以文化两个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章、文字、礼乐、曲调,甚至建筑等等的形式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这个才叫文化。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经常用文来承载道,用文来变化人的气质。所以我们经常说读书志在圣贤,读书贵在变化气质。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成圣成贤,而不是为了志在赚钱。现在我们很多人朝九晚五忙忙碌碌,非常地辛苦,辛苦来辛苦去,目的是为什么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个就错了,所以中国古人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人呢,他做事首先考虑的,这件事我该不该做,所以他凡事都是以义作为出发点。而小人却与此不同,他做事情考虑的是给我带来什么利益,这件事能让我出名啊,还是能让我获得利益啊、获得钱财呀,没有利益的话就不去做了,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所以我们想问一问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呢?首先考虑一下我做这件事,是出于道义去做,还是出于名利去做,这个是关键点。

中国古人又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三日不读书为什么就面目可憎了呢?因为古代的人所读的书是圣贤书。所以三日不读圣贤书,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就生起来了,做事的出发点呢,也就有违初衷。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习总书记也是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那我们想一想我们到今天,学习传统文化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们的恭敬心、感恩心是更加增强了呢?还是更加落后了?我们参加这个论坛,目的是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来了?还是为了来看热闹来了?还是为了来认识更多的人来了?还是为了其它的目的而来?

我们在2005、2006、2007年左右的时候,我们首先在青岛参加了几届的传统文化的公益论坛。那一批老师,现在很多老师都不出来讲课了,为什么不出来讲课了呢?因为感受到经不起诱惑。为什么经不起诱惑呢?你看我们参加论坛的时候,又给你鞠躬、又是鲜花、又是掌声、又给你送礼物。这个恭敬心确实对老师很具足,但是我们做老师的,有没有能力经得起这种种的诱惑。别人赞叹我们几句,我们就兴高采烈,坐都坐不住了;别人批评我们几句,诽谤我们几句,我们心里也有一些不高兴了;别人稍微怠慢我们一下,我们心里也有烦恼了。你看,八风吹不动,八风啊,称、讥、毁、誉、利、乐、兴、衰,无论是我们上升时期还是下降时期,遇到挫折的时候;无论是我们受到赞叹、还是受到诽谤,我们都应该如如不动、波澜不兴,我们的心水都是应该平的,不能够被这些外物环境动摇了,你有这个功夫,我们才可以出来给人家分享。

所以我为什么不太喜欢出来讲课,不是不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而是感觉自己的功夫实在是欠缺太多,还有待深入地扎根,所以还是请求大家能够理解和原谅,谢谢大家。

这一次来到四平也是有一个特殊的缘分,因为在大年初一的时候,非常受我尊重的赵老,特意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他给我打这个电话,我觉得,又是大年初一,也没有办法拒绝老人家,所以我也就答应了和大家分享这一个课程。

古人说读书是志在圣贤,不是志在赚钱。首先,就要把我们读书的目的明确了,而且要让我们不忘初心,时时保持自己的初发心,不能够越学离我们的本心、我们的初心越来越遥远。

所以我们说,文化告诉我们,无论是文章、文字,还是礼乐、歌舞等等的文艺形式,都是用来教化人的方式。这些艺术化的教学,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变化人的气质,使人不知不觉变得文质彬彬。所以文化,它的灵魂是什么呢?文化的灵魂是道德。所以无论是文字、文章、音乐、礼仪,它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道德教育的功能,这才叫文化。所以什么叫有知识没有文化呢?比如说我们学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话我们能够倒背如流,但是我们吃饭的时候,把白花花的馒头、米饭扔得到处都是,杯盘狼籍,这个就叫有知识没有文化。因为我们读了这句古诗,对我们变化气质,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没有作用。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应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那就是要学一句,落实一句。文化它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3年的时候,习总书记到曲阜去考察,发表一个重要的讲话。他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也是它的条件。

我们看一看祭祖,它在教化人心方面有哪些意义,第二个问题我们就看一看祭祖的文化内涵。我们中国的文化,用四个字概括,叫“礼乐文化”。“礼”有五经,在《礼记·祭统》上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在治理人心、治理社会的礼,总结出来有五个方面,那就是“吉、凶、军、宾、嘉”五礼。而祭礼属于吉礼,而在五礼之中首重祭礼。也就是说祭礼是所有的礼之中最受重视的,为什么这么受重视呢?因为祭礼它是教育之本,是文化之根,可以为解决当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问题,提供方法和出路。

我们现在都感叹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不再知恩报恩了,而是忘恩负义、见利忘义。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把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心转变过来?转成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的心呢?那就是要通过祭礼,提起一个人对祖先的感念之情。

像在《大戴礼记》上说人要不忘本。不忘本,首先呢,就不忘天地,因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我们人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资源,都是来自于天地自然。所以中国人呢,有祭天之礼。为什么要有祭天之礼呀?祭天之礼就是通过祭天,表达出对天地自然万物的感恩之心。“先祖者,类之本也”。没有先祖、没有祖先,哪有我们后代子孙呢?所以我们要祭祀祖先,这是人类的根本。“君师者,治之本也”。没有领导者,包括最高领导者和各级领导者,辛勤地治理,没有老师辛勤地教导,哪有我们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呢?所以,对于国家领导人,特别是最高领导人日理万机,更应该生起恭敬和感恩之心。

所以,在佛教的戒律里,都有“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等等这样的教诫,告诉我们不能够诽谤国家的各级领导人,不能够做国家的卖国贼,不能够偷税漏税。那么这些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我们看中国人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也都有着教化的含义。

这个“天地”,要写得很开阔,因为什么呢?提醒我们要效法天地的宽广胸怀。我们有说,“为天地立心”。天地是什么心呀?“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所以我们看到天地,就要效法大地,还有上天这种无私无求,惠利万物的特点。圣人呢,“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他总是给万物带来利益,没有带来损害,而且他有所作为,但是不和任何人去竞争。《论语》上说,“君子无所争”。说一个真正的君子人,没有要和别人竞争的场合。如果你一定说要和别人竞争,那一定是在射箭的时候。

在比赛射箭的时候,两个人揖让而升,两个人互相敬礼,然后升上堂上,然后怎么样呢?比赛射箭。“下而饮”,比赛结果出来了,那个赢了的人,要给输了的人敬酒,还表示谦虚,说承让,承让。这个实际上不是故作姿态,而是从内心表现出自己,在高手之间的比赛偶然赢了一次,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那确实也是承让承让。那么输了的人呢,“反求诸己而已矣,不怨胜己者”。他只是反省自己,我的技艺学得不够精湛不如人家。所以,不去埋怨、怪罪、嫉妒这个赢了自己的人。所以你看呢,这个礼无论是对于赢的人,还是对于输了的人,都是提起了正确的观念,赢了的人没有傲慢之心,输了的人没有嫉妒之心。所以你看它是不是很好的教化呢?

所以,君子人他有所作为,但是他内心中没有和任何人竞争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本分尽到而已。所以我们要效法天地。

君,君不开口,你看写的这个“君”字下面这个“口”,一定要封上,为什么这样写呀?因为君主说话,“一言九鼎”、“天子无戏言”、“君无戏言”。所以我们说话呢,不能够乱说话,特别是作为领导,不能够轻易地承诺。  

从《群书治要》看祭祖的文化内涵(2)

像《弟子规》上也说,“苟轻诺,进退错”。有的人喝酒,兴致来了,说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你就放心吧。结果喝酒醒了之后才发现,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做,我到底是帮他办呢?还是不帮他办呢?进退两难。所以“君无戏言”,这个君的口不能随便开。

下边这个“亲”,上面有个“目”字,亲不闭目。你看这个“目”字呢,却是开着口的,告诉我们什么呢?一方面是对父母的健康长寿的祝福,希望父母永远不闭目,健康长寿;另一方面也是警惕自己,父母祖先都在看着你呢,所以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不要因为我们的言行给祖先抹黑。所以《中庸》、《大学》上都特别强调“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暗室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

古人还说“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就是说独自行走的时候,我也要小心谨慎,为什么小心谨慎呢?不能愧对我的身影。独自睡觉的时候,虽然没有人看见,也不能愧对我盖的这个棉被。那么这种小心谨慎的责任感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心中有父母,心中有祖先。那么这个“师”,“师”上有一个短撇,这个短撇就要省略了,为什么要省略呢?因为“师不可撇”,老师不能够撇在一边,对于老师的教诲时时记在心上,不敢忘记。所以只要你心中有一念,说我的所言所行,不能够辜负老师对我的教诲,不能够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你只要记住这一句话,“不能够给我的老师丢脸”,你所言所行,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所以,供奉“天地君亲师”,写一个牌位都表现出教育的内涵。这告诉我们什么呀?告诉我们中国古人,这种道德教育的良苦用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像我记得我小的时候,上学的时候,这个教室里都挂着那些格言警句。前面呢,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墙的四周也都是来自经典的教诲。古人还有座右铭,还有墓志铭。商汤他的洗脸的盘子上都刻着一句铭文,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醒我们的德行,每一天都要有进步,能够改过自新。所以这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呢,主要是强调我们的德行,日新又新。不能够我今天和昨天都一样,那个就是没有进步了。那么这个呢,是讲的祭祀天地君亲师,它是有经典的来源、经典的依据。所以祭祀的宗旨,归纳起来就是不忘本,所谓“报本反始也”。

那么具体而言呢,这个祭祖的意义,祭祀的含义,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谨慎地办理丧事,追奠亡故的先人,这个民风自然归于淳厚了。什么是追远呢?“追远者,祭尽其敬”。所谓的追远,就是在祭祀祖先的时候,能够有恭敬之心。这个恭敬之心,表现在很多的方面。首先,必须是依礼依时,追念祭祀。而且在祭祀的时候,必诚必敬。

在《礼记·祭统》上,它也告诉我们,说这个祭祀,它并不是出于外在的礼仪需要,并不是外在的表现,它必须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因为他内心有感念祖先、怀念父母的这种需要,把这一种需要表达出来,表现在礼上,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够尽知祭祀的意义。

不是贤者呢,对祭祀的意义,不是那么清楚。很多人来参加祭祖,可能是来凑热闹,也有很多人是来为了求得保佑,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孔老夫子确实说过,他说“我祭则得福”。为什么“我祭则得福”呀?因为孔老夫子参加祭祀的时候,他有恭敬心,是“祭如在”。祭祀祖先就像祖先在面前一样,非常的恭敬,所以他参加祭祀才得福。

在《礼记·祭义》上,对于祭祀的频率也有明确的记录,它说“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这个祭祀不能够搞得频率太多,比如说你每个月都搞一次祭祀,太频繁了,你要为这些祭祀准备。这样就会让人生起烦恼之心。一生起这个烦恼,就没有了内心的恭敬和耐心。“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这个祭祀呢,也不可以搞得太粗疏,频率太少,如果好几年才搞一次,那么人呢,就忘记了祖先父母的恩德。所以这个怠慢之心生起来了,也就忘记了纪念祖宗的恩德。孔老夫子呢,正是因为有这种恭敬之心,所以,他能够感召这些祖先神明的护佑。

在祭祀之前,也有明确的要求。你看我们要参加祭祖,是不是有恭敬心呢?在祭祀之前,就要进行斋戒,对内要调摄内心,使内心清净,把心从外物上收回来。就像《乡党篇》所说的“斋必变食”。

斋戒的时候,不单不吃肉,就是好粮食也不能吃,为什么呢?怕的是自己心里贪着滋味。对外要隔绝一切交际、娱乐、房事等等的活动,斋戒的时候要把心思集中于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处所、音容笑貌、饮食习惯、志趣爱好。这样专心斋戒三天,就能将要祭祀的先人,活现在心中。所以古人看一个人斋戒的时候,那种恭敬的程度,就知道这个人思念亲人的程度如何了。斋戒必须谨慎,所以孔子说“我祭则得福”。孔子祭祀能够得福是因为他有恭敬心、他有感恩心。所以,我们今天来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来参加这个祭礼,我们有没有承传祖先德行的这种责任感?有没有把这么好的传统文化从我们的身上发扬光大的使命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靠谁呀?靠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今天我们大家来到这个会场,相信一定不是偶然,都是祖宗有德,庇荫你们来学习。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传统文化从自己身上学好表现出来,进而发扬光大。我们不要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呢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种子,这个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它又能够结出很多的果实对不对呀?所以,你愿不愿意做一个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我们今天来到这个会场,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使命感、责任感提起来,那真的是祖宗有德,庇荫了我们。

那么进入宗庙之后呢,仿佛会从牌位上看到亲人。在牌位前礼拜之后,行步周旋敬奉供品。走出门来,心中肃然,亲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门之后,侧耳倾听,仿佛能够听到亲人深深的叹息声。所以,说到先王对亲人的孝敬之情,是亲人的面容,不曾离开过眼前;亲人的声音,不曾离开过耳边;亲人的心智爱好,不曾离开过心间。

也就是说,在祭祀的时候,他所思所想、所听所看的,都是先人的音容笑貌、爱好情趣、饮食习惯等等。这样又怎么能有丝毫的不恭敬呢?所以,君子对父母在世的时候是恭敬的赡养,去世之后是虔敬的祭祀。这也是出于人之常情。因为人情呢,就是对于自己恩德最大的父母,他的这种恩德呀,总是念念不忘,都是希望通过一定的仪式来表达。所以,祭礼就应运而生了。

所以这个礼,不是古圣先贤把它制定下来要求我们后代子孙的,而是我们后代子孙应该有这种心,我们正好通过这个祭礼,来表达对父母祖先的感恩之心。

像我们学习《群书治要》,我们就有一个深深的感触,魏征大人,他们真是用心良苦。把这么多的浩如烟海的典籍,最精粹的东西,一一地挑选出来,汇聚了50万字、50卷,这50万字是给当时的皇帝唐太宗看的,我们知道皇帝,都是日理万机,他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所以,那个挑选出来的经句呢,都是精挑细选,一句顶一万句。

我们《群书治要》中,有《易经》、有《尚书》、有《诗经》、有《春秋》、有《礼记》等等的经典,这些经典本身都是精华的,都是四书五经里面的经典。但是怎么样呢?还要把里边最精粹的东西给挑出来,所以没有一句是废话的。你看一句就有一句的启发,看一句就有一句的受用。

所以这么好的书,只要我们能够以谦恭的心把它打开,就会把古圣先贤的智慧,学到自己的手里,能够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之中。你看我们有这种感恩心的话,我们再去读这个经典,我们的感受还一不一样呢?我们的深入程度还一不一样呢?那一定就不一样了。

古代的这些皇帝,他都知道祭祀对于社会风气的影响,所以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恭敬地祭祀。

比如说明仁宗,他在做太子的时候就非常的恭敬去参加祭祀。有一次,明成祖从外地到了南京,就把当时的东宫官杨士奇招过来了。他说:“你呀,侍奉太子已经很久了,对他的品行也非常地了解,太子的为人到底怎么样呢?”这个杨士奇就说:“太子的仁孝之心无人可比。”明成祖说:“那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例子,能够表现出太子的仁孝之心呢?”杨士奇就说:“每一次祭祀的时候,他都要亲自检查祭器,然后恭敬地参加祭祀。比如说在去年的时候,在祭祀之前,突然呢,这个太子呀,就得了痛风病。但是他还是亲自把这个祭器一一检查才放心。医生告诉他,说必须要吃药发汗才可以,但是他说,‘如果吃药发汗,我怎么能够亲自去参加祭祀呢?’太子这么一说之后,侍奉在左右的人就比较心疼。他说‘这可以让人代你去参加祭祀不就行了吗!’太子就说,‘皇帝把祭祀这么重要的事委托给我,而我又让别人去代办,这不是违背君主的旨意吗?’所以,他还是带着病亲自参加了祭祀。结果参加祭祀之后,出了一身的汗,这个病就不药而愈。”

“再比如,太子每一次要给您进奉礼物,还有其他礼品的时候,他必定是亲自检查。放心之后,再亲手把这个封口封上,然后才让他们启程。”明成祖听了之后就说:“这不过是为人臣、为人子应尽的本分。”杨士奇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历来的大圣大贤都是把自己应该做的本分做到了极致而已。”

所以你看,行行出状元,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本分做到极致,精益求精,你就从这一个行业脱颖而出。所以,大圣大贤呢,并不是非常聪明的人,而是非常用心的人,用心才能够把事情做好,什么事不用心,马马虎虎的,什么事都做不好。所以这个恭敬心,就体现在方方面面。《礼记·祭统》上也说,“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君子的教诲,教导这个人,对外要尊敬他的领导,对内教导他要孝敬父母。那么怎么教呢?我们看“教”这个字写得很有味道,左边是一个“孝”字,告诉我们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要从孝道开始入手。  

从《群书治要》看祭祖的文化内涵(3)

像在3月18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国思政课的教师会议,告诉我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课程。那么我们现在的思政课为什么没有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呢?为什么思政课很多不能够深入人心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从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教育的经验。你看从“教”这个字就告诉我们了,道德教育要从哪里入手?从孝道入手,“百善孝为先”。这个“孝”,就像道德大厦的根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那是道德大厦的第五层、第六层,结果道德的根基,孝亲尊师都没有奠定好,就希望要那个第五层、第六层,结果道德教育建设的是空中楼阁,培养了很多伪君子。

所以北大有一位教授,他说:“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培养起来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仅仅是利己主义者,还是很精明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你说糟糕不糟糕?利己,还要给自己披上一个虚伪的外纱,那么这些人都从政都当官,你说我们的社会风气能好得了吗?

所以“教”,他必须从孝道开始,你能够全心全意为父母服务,你才能够进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怎么教呢?这个“孝”字写得很有味道,左边是一个叉叉,下面是个一模一样的“叉叉”,再下面是个孩子的“子”。告诉我们,孝道要从身教入手,身教重于言教。

像我们现在的孩子,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气很厉害,自我为中心很严重。父母叫他的名字,说:“小明啊。”都是待搭不理,听如未听,闻如未闻。大不了,漫不经心地回答一句:“干嘛了,你没看到我忙着了吗?”有没有“父母呼应勿缓”呢?有没有“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呢?

没有吧,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想一想我们自己对父母待搭不理,漫不经心的态度我们就知道了。所以这个“教”,一定是“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希望儿女怎么对我们,我们现在就应该怎么样来对待父母。所以,你就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

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个小柳条,告诉我们教育是需要耐心,需要父母、老师、领导时时拿着柳条,耳提面命。所以,这个孩子教不好、属下教不好,还有学生教不好,我们从这两方面去找原因就好了。第一个是自己的身教如何?第二,有没有耐心?因为一个人的习气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改过这些习气,也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想想我们自己,从九几年开始,就在讲《领导干部的心理调适》。讲要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因为我们说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没有一个人能够走进你的内心,所以,那一个让你生气的人是谁呀?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修养不够好,没有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你看我们讲了20多年了,但是到今天也不能够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还经常着急上火。所以你看一个习气要改正过来,那都要十年二十年的功夫不止。那么孩子的习气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我们要对孩子、对下属、对学生也要有耐心。所以,这两个你做好了,一定能够把这个孩子教好。

假设这个父母过世了,我们怎么样身教啊?那就是要靠祭祀。所以祭礼,我们通过对祭礼表达出对父母祖先的恭敬之心,孩子看到了,他也会生起对父母、祖先的恭敬之心。所以,《礼记·祭统》上说,“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君子的教育,一定要抓住根本,不要总是在枝叶上做文章,而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往往都是在枝叶上做文章。

比如说有一个高校,一个星期出现了两则学生跳楼的事情。结果学生、老师、校长都很紧张,就有专家呼吁,要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好像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也不能说,说得没有道理。

但是这个方法是寻枝摘叶,这个枝叶花果很多,出现了一个问题,就去对治一个问题。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中国人是找到问题的根本,这个问题的根本在哪里呀?在于人心缺乏教育,缺乏孝道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什么都和孝有关系啊?你看我们学了《孝经》,上面有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一个孩子有孝心,他知道父母培养自己不容易,他时时刻刻都能够想到父母,他怎么就会轻易地轻生呢?他想到父母的痛苦怎么会轻易地就去自杀呢?所以,百善孝为先。这个孝是根本,而这个祭祀,就是提起一个人的孝心。“顺之至也,祭其是与?”而把这个孝顺之心表达到极致的就是祭礼。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连他的祖先都念念不忘,想着定时去祭祀,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顾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边去祭祀祖先,一边还打爹骂娘,这个于情于理都是不合适的。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因此说,祭祀是教育的根本。

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要重视祭祀,重视祭礼。既然祭祀是为了表达对父母、祖先的感念之心,所以必须要有诚敬之心。所以说“祭而不敬,何以为也。”如果去参加祭祀,但是没有恭敬之心,那你为什么要去参加祭祀呢?不要去走一个形式。那么这个呢,是我们讲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个作用,就是“昭述祖德,传承家风。”祭祀的时候,它是一个机会教育的场合。最重要的就是把历代祖先的德行、风范给讲解出来。我们古代家家户户都有祠堂,祠堂里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那么祭祀祖先的时候,告诉你哪朝哪代有哪一位有德行的人,他对国家、对人民有什么贡献,我作为他的后代子孙,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行给祖先抹黑。

比如说我们在座的,应该有很多姓杨的人吧,杨家的祖先有一位叫杨震,他在赴任东莱太守的路上,路过了昌邑县,这个县令王密,是他曾经举荐出来的,王密知道自己的恩人路过,就趁着夜色带了十斤黄金要送给杨震,结果杨震,拒不接受。这个王密就说:“深更半夜的,这件事没有人知道,你就放心地接受吧。”杨震就说:“这一件事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这叫“四知财”,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所以他拒不接受这“四知财”,后代的子孙,为了纪念他的德行,就把杨家的堂号取名为“四知堂”。

那我们想一想,凡是杨家的子孙,从这个匾额下走过的时候,那是什么感受啊?我们家的祖先不收“四知财”,那我作为他的后代子孙,如果我贪污受贿,违法乱纪,我是给祖先抹黑。

所以,中国的反腐倡廉教育,在家庭之中,已经开始了。那么不仅仅是杨家,他有这样的有德行的祖先。我们在座的各位历代祖先之中,都有像杨震这样廉洁有守的人物。那么我们在祭祀的时候,要把他们的德行、风范讲解出来,让我们的后代子孙把这种良好的家风代代相承。

所以你看,《周易》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凡事,现在能够做得非常好的,这些后代子孙,都是因为祖宗有德的原因。比如说我们看,在习家,《习仲勋传》 最后一章,就讲了习家的家风、家教。习仲勋,他让孩子吃饭的时候,要吃干净,不能够浪费,吃完之后,还要用馒头把剩下的这些饭,给它蘸一蘸,擦干净。而且他出去的时候,看到地上有烟头,他都会俯身捡起来。让孩子穿衣服的时候,都是接递地穿。大的穿完,让小的穿,小的穿完再让小的穿。而且他们家的这个客厅的厅堂的灯很少开着,只要是没人,一定是随手关灯。而且他洗澡的时候,都是用浴盆来洗澡,为什么用浴盆洗澡呢?洗澡完之后这个水,还可以接着用。那么这种无声的教育,这种勤俭的作风,无形之中,就影响了习家的后人,所以一直保持着这种勤俭的作风。

所以我们说,“成由勤俭破由奢”。我们想一想,这一句话,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也都能够倒背如流,但是我们真的认为“成由勤俭破由奢”了吗?我们真的是用这种勤俭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来教育我们的子女了吗?所以,习家出现像习总书记这样的领袖人物,而且一当总书记之后,就倡导在全国反对奢靡之风,那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对习总书记,要深具信心。为什么深具信心呀?因为在全世界的领导人之中,没有哪一个领导人是受到习总书记这么好的家教。他的这种家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结果。

反之,我们再看,在历史上有很多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他们看到一个人目前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以后的结局。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熟读圣贤书。

比如说《尚书》上有这样一句话,说“一个人对内兴起了迷恋女色之风;对外喜欢狩猎,就是喜欢打猎,没有节制;还喜欢饮酒;沉溺于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墙上还刻着花纹儿。以上这六种情况,只要有一种出现在你的生活中,那怎么样呢?就没有不灭亡的。”

更何况现在很多领导干部,这六种情况全都做了,那还有不灭亡的道理吗?所以,我们看到一个省部级以上的官员,突然锒铛入狱的时候,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说什么原因啊?什么原因呀?结果,大家都莫衷一是,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所导致的,恶贯满盈,自作自受的结果,咎由自取。

在《孔子家语》上,也记载着鲁国的国君,向孔老夫子来请教,说“向东扩展房屋,是不是一件不吉祥的事呢?”孔老夫子怎么回答的呀?他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吉祥的事,但是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就像很多人特别喜欢看风水,说我这个办公桌应该往哪儿摆?我这个办公室的门儿应该朝哪开?我这个柜子应该放在哪?这些,都是枝末。中国人有一句话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看风水、算卦,这些都是枝末。你是一个有福德的人,你所居住的地方,自自然然是风水宝地;如果你德行不够,把一个风水宝地据为己有,再过几年,这个风水宝地,因为你的德行不够,也都给破坏了。所以,最根本的还是要从自己的德行入手。

那么孔老夫子呢,他就这样去引导鲁国的国君,他说:“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损人利己”。其实损人根本利益不到自己,你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别人就怀恨在心,下一次他就会给你设置障碍,你看,两个人结了怨仇,怎么能够损人给自己带来利益呢?给自己招致不吉祥。

“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

把老年人放弃了不去赡养、不去照顾,把所有的关爱放在了孩子的身上,这个家庭就不吉祥了。因为小孩子呢,都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自我为中心,你这个家风不能够代代承传。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为大”不仅仅是没有儿子,如果你的儿子七八个,但是个个都是败家子、啃老族,不能把你良好的家教、家风承传下去,这样的儿子与其有,还不如不有,这才是真正的“无后为大”。  

从《群书治要》看祭祖的文化内涵(4)

“释贤而任不肖,国之不祥也。”把那个贤德的人放任了,不去任用,任用的都是不贤德的人,这是一个国家的不吉祥。

“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老人不愿意去教了,年轻人没有谦虚好学的心了,这是社会风气的不吉祥。

最后呢,“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圣人都隐居起来了,那些愚钝的人,自私自利的人,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的人,把持了领导的位置,这是天下的不吉祥。所以,孔老夫子说,世上有五种不吉祥的事,但是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这个就是提醒我们,我们要学传统文化,不要学到迷信的路上,要抓住根本,这个根本是什么呢?《大学》上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行是根本。孔老夫子之所以他去参加祭祀能够得福,是因为他有恭敬心,福田靠心耕,而回报最丰厚的福田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恩田,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发展前途,首先看他是不是知恩报恩、饮水思源。所以,中国人认为百善孝为先,就是因为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最大,但是我们对父母的恩德不能够感念,那么还有谁的恩德值得我们念念不忘、想着定时去回报呢?

所以,一个人不孝敬父母,他一生没有培养起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这种处事原则没有树立,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种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方式,这样的人往往做出忘恩负义、见利忘义的事情来。

我们看一个幻灯片,题目是《路过》,我们看一看现在的人是怎么对待父母的。

这个幻灯片提醒我们,父母对儿女的关爱,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是我们做儿女的呢,往往粗心大意,往往忽视了、忽略了,甚至糟蹋了父母的关爱。

所以,祭祀呢,它提起了一个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他连祖先都念念不忘,对眼前的父母更不会不去照顾、不去孝顺。

而第二个田呢,就是敬田。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发展,就看他有没有恭敬心。凡事是应付了事还是恭恭敬敬?我们参加祭祀,生起对祖先的恭敬和感恩,你看我们是不是有福了呢。

第三个田就是悲田,就是说,看别人处于痛苦的境地,生起慈悲心,想去帮助他、救渡他。我们看现在社会问题很多,无论是贫富贵贱都是身心不安,人们生活都很悲苦。是什么原因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给忽视了。所以,我们能够学习、承传传统文化,把祖先优秀的文化让它代代相传,来帮助人们解决这些苦难问题,你看我们的悲心也提起来了。所以,这个祭祀,三种心都具足了,能不得福吗?所以,相信大家今天参加完祭祀之后,自己的人生命运都能够加以改变。当然,我们必须要生起这三种心。

第三呢,我们提倡纪念万姓先祖。为什么呢?提倡纪念万姓先祖,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什么呢?中国精神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孝”。这个“孝”传达我们的是什么呢?是一种一体的意识。

我们知道中国的礼,有一个规定,就是同姓不婚,同姓的人不能够结婚。所以父母两个人是两个姓,父母再上去祖父母就是四个姓,再上去就是八个姓,再上去十六个姓,再往上推三十二个姓,代代往上推,最后我们发现什么呀?原来,中华民族是一家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华夏民族。既然是一家人,我们就生起了一种一体的观念,既然是一家人,你还对他过意不去?你还看他不顺眼?你还和他有冲突、有对立吗?

所以“孝”,圣人都是以孝道来教育百姓。所以孟子也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也只不过是把这个孝悌之道,推而广之,发扬光大。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对父母兄弟的这种关爱之心推而广之,关爱来到我们身边的一切人,这就是仁爱之心。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仁者无敌”。一个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在内心里不和任何一个人起对立。所以他能够做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我恨的人、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没有我不爱的人,这就是一个仁者之心。所以孟子说“仁者无敌”什么意思呀?就是一个有真正仁爱心的人,他在心底不和任何一个人起对立,这就叫仁者无敌。

我们上午就简单地把祭祖的意义给大家介绍出来,希望大家通过祭祖能够生起一体的观念,形成中华民族万众一体的一种心愿,如果我们把这种心愿推而广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就可以实现,就并不遥远。

我们上午的课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分享:
评论
还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