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的意义和礼仪》第三十八课


 

祭祖的意义(一)

        今天我们共同参与祭祖活动,以至诚感恩的心缅怀中华民族万姓祖先,学习中华传统圣贤教诲,这个意义非常的深远。

        首先我们看一看祭祀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祭祀。第一个意义,祭祀宗庙是精神建设的根本。我们来读一句话:“今之世界各国正致力于建设,皆物质建设也。即使至于极,仍是富而不乐,欧美列强,可为殷鉴。”

        这句话告诉我们,今天的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物质建设,但却是富而不乐、贵而不安。譬如说,从西方的历史上看,西方的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传统。它的政治制度维护了公平正义,但是仁慈博爱、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是由教会来教导的。但是在近现代以来,有人宣称上帝死了,有很多人不再相信宗教了,但是他的政治制度仍然是以维护公平正义为核心,进行制度安排。结果就怎么样?结果就出现了很多的青少年犯罪现象,青少年吸毒、酗酒、卖淫、堕胎,青少年以强凌弱等等。这些问题非常的严重,也对社会的和谐安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西方国家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反社会行为。什么叫反社会行为?就是没有触犯法律的,但是不道德的行为。而这些行为越来越严重。所以英国的议会多次开会,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还把这称为大不列颠不为人知的耻辱。这是因为缺乏精神建设所导致的,原因就是缺少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就出现了《孟子》上所说的:“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服,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但是缺少伦理道德的教育,人们不知道自己在伦理关系中的责任和本分,这个时候就堕落得离禽兽不远了。

        西方国家的一些电视节目,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内容,这四个字就是“暴力色情”,观众也无形中受到了很多的熏染。特别是有一些电视节目,收视率还很高的,就是这个主持人把夫妻双方都请到演播台,结果把他们其中一方的婚外情人也请到演播台。当着这么多电视观众的面,也当着他配偶的面,就把他的婚外恋的情人请出来,结果他的配偶一看就非常愤怒,在当场就打起来了,大打出手。这样的节目很多,甚至还有一些节目是逆伦的现象,譬如说,他们家亲戚之间发生了乱伦的现象。这些节目里面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孟子告诉我们,人和禽兽的区别“几希”,“几希”就是很小很小的一点点,只不过这一点点人把它保留下来了,但是禽兽却把它给丢掉了。所以如果人没有伦理道德的教育,确实会出现近于禽兽的现象。

        孟子还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从上面的领导者到底下的老百姓,都在交相的争夺利益,而不是为了整个民族长远的发展着想,不是为人民服务,这个国家就危险了。那么精神建设从哪里做起呢?就从宗庙建设来做起。这一点确实是真知灼见。因为在一般人看起来,宗庙是迷信。为什么精神建设、伦理道德的教育要从宗庙来做起呢?

        其实宗庙它是祭祀祖先的场所。过去天子有七庙,诸侯有五庙,大夫有三庙,士人有一庙,平民百姓叫庶人,他们没有庙,但是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后来还出现了祠堂。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是以祭祀祖先为伦理道德建设的根本。宗庙是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载体,祭祀是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具体体现,所以宗庙是精神建设的根本。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民风越来越醇厚,那是结果,原因在哪里呢?那就是因为人们提倡祭祖,提倡知恩报恩、饮水思源,提倡不忘本,提倡孝道的教育。

        祭祀的第二点意义,祭祀是复兴中华文化的基始。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领导人每一次重要的讲话,基本上都会提倡弘扬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文化。所以在国家领导人的提倡之下,全国也都兴起了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风气。那么复兴中华文化从哪里开始呢?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相对于西方的宗教文化,它的特点就是伦理道德教育的文化,简称伦理文化。而伦理文化又是以孝道为基础。所以复兴中华文化,并不只是从提倡书法、提倡国画、提倡太极拳、提倡武术,还有把京剧等等传播到国外,这些都是文化的枝叶花果。中华文化的基始是孝道,而祭祀恰恰是来教导人孝道。所以我们说祭祀是复兴中华文化的基始。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各地、各国的孔子学院、汉学院,都应该建设中华民族的万姓祖先纪念堂,这是把海外华人能够团结在一起的重要载体。

        祭祀对于教孝、对于弘扬伦理道德教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教。在《说文解字》上告诉我们,教是上所施,下所效。我们看教育的“教”这个字,就很有味道。左边是一个孝字,告诉我们教育从孝道开始。而这个孝,上面是一个叉叉,下面是一个一模一样的叉叉,再下面是一个孩子的子。上面这个叉叉就是父母、长辈、老师、领导所画的;下面这个叉叉,就是孩子、学生和被领导所画的。这告诉我们:身教重于言教。所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什么不得力?为什么不能深入人心?就是因为我们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

        我们经常说,这个孩子怎么说都说不听,这个属下怎么说都说不听,这个告诉我们,我们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所以才起不到效果。

        记得在几年之前,有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推展者,在一个小镇建了一个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经过短短的时间,不到半年,就转变了这个小镇的社会风气。原因在哪里呢?因为这些老师看到市容不是很整齐,大家没有卫生环保的意识,不是说把大家都聚集起来,给大家讲一堂课,“如何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而是他们自己穿上了“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从我镇做起,从我县做起”这样的马甲,然后排着队到大街上去捡垃圾。结果捡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看了之后非常感动,那个村民再也不好意思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了。很多的商家还主动地提供了垃圾桶,让过往的行人可以把垃圾丢在里面。所以正是这一批老师的身教感化了当地的居民,短短的半年时间,教育就起到了效果。

        这个“教”字的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个柳条,告诉我们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拿着柳条耳提面命,不断地提醒孩子。因为孩子的习气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想改正过来,也不是一堂课、两堂课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学习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因为不长时熏修,这个习气太严重了,改不过来。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想一想,在古代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环境?几乎人人都读圣贤书。每一个人对四书五经都倒背如流,人人都接受伦理道德的教育,对五伦八德的概念非常的清晰。在那个环境之下,三日不读书还面目可憎,那我们想一想,在现代环境下是什么样的结果啊?在现代的环境下,是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如果一天不听圣贤教诲,我们自私自利的心、我们的习气毛病就一大堆。所以长时熏修确实是非常重要,甚至是一天都不能够间歇。

        身教加耐心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的途径。孩子教育不好,家人不能够转变,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去找原因。我们不要在学了《弟子规》之后,越来越不能够和家人沟通了。在没有学《弟子规》之前,和家人还能够和睦相处。结果学了《弟子规》之后,看家人这个也不顺眼,哪个也做得不对,还反而不能和他们和睦相处了。这是我们学错了,学的越来越傲慢了。家人很长时间都没有转变,我们不要说是这个人习气太重了、业障太重了,不能够转变。不能够转变,原因不在别人的身上,还是在于我们自己的身上,是我们的德未修,感未至。古人说至诚感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为什么我们学了这么长时间,家人还不理解、不支持呢?扪心自问,还是我们的真诚心不够,我们对他们的关怀照顾、设身处地、将心比心都做得不够好,所以没能够把他们给感化。

        大舜是二十四孝之首,他的后母、他的弟弟、他的父亲三番五次的要置他于死地,但是大舜并没有怀恨在心,想着去打击报复,反而总是反省自己的不足。最后怎么样?最后终于感化了尧帝,把王位让给他,感化了天下的百姓,最终也感化了他的后母。

        我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像大舜的后母那样,想三番五次的置我们于死地的人呢?我们很荣幸,我们没有遇到这样的恶人。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亲人,特别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希望我们成长顺利的人。但是我们连他们都不能够感化,请问原因何在?原因还是自己没有改好,没有让家人看到信心,没有为他们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一句话要用得非常彻底,不是说有的时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另一些时候就不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了,责任就在别人身上了。

        既然教是身教,父母在世的时候呢,我们通过孝敬父母,我们的晚辈就从我们的身上学会了如何去孝敬父母。但是如果我们的父母祖先过世了,我们怎么样教育儿女学会孝道呢?那就是通过祭祀。所以在《礼记·祭统》上说:“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君子的教育要从根本上教起。从哪里教起呢?从孝道来教起。那怎么教呢?“顺之至也,祭其是与?”能够把孝顺之心表达到极致的,那就是祭礼的作用。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所以祭祀是教育的根本,它教人不忘本,知恩报恩、饮水思源。

        当然在这里我们知道,祭祀祖先可以无形之中起到教育儿孙孝的作用,但是重点在于我们并不是为了教育儿孙去举行祭祀,这个祭祀必须是出自内心的恭敬和感恩。所以在《礼记·祭统》上告诉我们祭祀是怎么来的呢?它说:“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告诉我们祭祀并不是外物要求我们这样做的,而是从内心所发出的对父母、祖先的感念之情,把这种感念之情以礼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祭礼了。所以只有真正的贤者能够通达祭祀的意义。

        我们看到在历史上,那些开明的君主对于祭祀都是非常的恭敬。譬如说,明仁宗还是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明成祖就来到了南京。下朝之后,就把东宫官杨士奇召来了,问他:“你陪伴太子已经很久了,对太子的为人已经相当的熟悉了,那么太子的德行究竟如何呢?”杨士奇就回答了,他说:“太子仁孝恭敬,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明成祖就问:“那你能不能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这一点呢?”杨士奇就说:“譬如每一年要祭祀的时候,太子一定是亲自检查祭器。然后亲自参加祭祀,从不把这一些事情托付给手下人去做。譬如说去年的时候,要祭祀之前,太子得了痛风病,医生就告诉他,必须要吃药发汗才可以,但是太子却说,如果我吃药发汗的话,就不能够亲自去参加祭祀了。那左右的人就说了,让你手下的人代办,代你参加就可以了。但是太子却说,皇上把这样一个使命,祭祀的任务交托给我,而我又找人去代办,这不是违背君上的命令吗?于是他仍然带着病去参加祭祀,结果在祭祀的时候出了一身汗,这个病就痊愈了。再譬如,每一次他要给您送礼物的时候,特别是送食物的时候,他一定会亲自检查食物、礼品,然后亲自把封条给封好,才吩咐手下人出发。也从不把这件事情委托给别人去做。”

        明成祖听了之后就说:“这是为人子应该尽的本分。”杨士奇又怎么说呢?他说:“古来的大圣大贤,就是把他应该做的本分做到了极致而已。”所以圣贤人和普通人区别何在呢?其实区别不是很大,就是他把他该做的工作、该尽的本分,以至诚恭敬的心来对待,所以他成为圣贤人。正是因为明仁宗他自己对父母、对君上,有这样一个恭敬心,结果上行而下效。他当了皇帝之后,这个国家也治理得非常好。

        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参加祭祀,最重要的是有内心的诚敬之心,而不是为了行一个形式,没有内心的恭敬。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内心的恭敬,去应付了事,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晚辈,他们会学的很像。

        就像我们现在学习《弟子规》,也是同样的道理。有很多的父母学了《弟子规》之后明白了,孩子对自己没有恭敬心,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对父母没有恭敬心。结果怎么样?有一个父亲,他学了《弟子规》之后,就对他自己的父亲说:“爸爸,今天我带着儿子要给你鞠躬。”他的父亲一听吓了一跳,为什么?因为这个儿子平时对他说话都很不客气,很不耐烦,结果今天要给他鞠躬,他就很不习惯,说:“不必了,不必了。”这个儿子就说:“爸爸,我是为了教你孙子的。”这个父亲一听是为了教孙子的,就很配合,说:“那好吧。好!好!好!”结果这个父亲带着自己的儿子恭恭敬敬地走到了他自己父亲的面前,然后给父亲鞠了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然后说:“爸爸您早!我送孩子上学了。”然后就带着自己的儿子走出门,坐到了车上。

        结果这个儿子拉开车门,刚刚坐定之后,就说了一句话,他说:“爸爸,爸爸,你刚才鞠的那一个躬是鞠给我看的。”所以你看,我们对父母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就是为了教孩子,希望他对自己有恭敬心而去给父亲鞠躬,鞠得像不像?你看,有没有恭敬心,儿子一眼就给看出来了。所以我们不能是说为了教导属下去举行祭祀,装出来的恭敬,而是确实有内心感念祖先的那一种感恩之心,诚敬之心。这个诚敬之心自然流露,那么属下他看了之后,自然会受到感动、受到教化。

 

转载自网络

  • 分享:
评论
还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